本帖最后由 2184 于 2025-8-8 10:59 编辑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双气旋相互作用及完全合并过程
气旋是地球上最危险的极端天气事件之一。在某些情况下,两个相互靠近的同向旋转气旋可能漂移得更近,并完全合并成一个气旋系统。对天气预报者来说,识别这样一个二元气旋相互作用期间的动态转变并预测完整的合并(CM)事件是具有挑战性的。科学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来理解两个这样的CM事件(Noru–Kulap和sero ja–Odette)期间气旋之间演变的涡旋相互作用,使用基于时间演变诱导速度的未加权有向网络。他们发现,以网络为基础的指标,即入度和出度,量化了两个气旋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是在一个CM之前对相互作用阶段进行分类的极好候选对象。网络指标也有助于识别相互作用期间的主要气旋,并量化主要气旋和合并气旋的强度变化。证明了网络测量也提供了CM事件发生前的早期指示。
一、方法
数据:采用 ERA5 再分析数据中的 850hPa 相对涡度(反映气流旋转强度),空间分辨率 0.5°×0.5°,时间分辨率 3 小时,覆盖两个典型完全合并案例:
北半球:2017 年 7 月 Noru-Kulap 气旋相互作用;
南半球:2021 年 4 月 Seroja-Odette 气旋相互作用。
复杂网络构建:
node:网格点(代表气流单元);
link:基于毕奥 - 萨伐尔定律计算气流单元间的诱导速度,保留前 5% 的强相互作用作为有向链接(非加权),构建随时间演化的网络。
核心指标:
入度(in-degree):节点接收的链接数,反映其他气流单元对该节点的影响,量化双气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
出度(out-degree):节点发出的链接数,反映该节点对其他单元的影响,用于识别主导气旋。
二、结果
双气旋相互作用的四阶段分类:
通过入度的 95% 分位数均值(<kⁱⁿ₉₅ₜₕ>)变化,将合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 I:距离较远(如 Noru-Kulap 初始约 1540km),相互作用弱,入度下降;
阶段 II:距离缩小(如至 812km),涡度交换增强,入度显著上升,标志相互作用强化;
阶段 III:距离更近(如至 797km),涡度向主导气旋集中,相互作用减弱,入度下降;
阶段 IV:接近完全合并,较弱气旋逐渐消散,入度趋于稳定。
主导气旋识别:
出度(<kᵒᵘᵗ₉₅ₜₕ>)显示,Noru(Noru-Kulap 案例)和 Seroja(Seroja-Odette 案例)分别为各自系统的主导气旋,其出度随合并过程持续上升(或饱和),反映对较弱气旋的涡度吸收。
提前预警价值:
阶段 II 中入度和出度的显著增长,可作为完全合并事件的早期信号,比传统分离距离指标更敏感。
三、结论
基于相对涡度的复杂网络方法,能有效量化双气旋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清晰分类合并阶段,识别主导气旋;
入度和出度指标可提前预警完全合并事件,为改进气旋轨道和强度预报提供了新工具,未来可扩展至其他类型气旋相互作用(如部分合并、弹性相互作用)的研究。
Somnath De, Shraddha Gupta, Vishnu R. Unni, Rewanth Ravindran, Praveen Kasthuri, Norbert Marwan, Jürgen Kurths, R. I. Sujith; Study of interaction and complete merging of binary cyclones using complex networks. Chaos 1 January 2023; 33 (1): 013129. https://doi.org/10.1063/5.0101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