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38|回复: 1

[气象原理/环流分析] 是否全球变暖2摄氏度就会造成长期的“类厄尔尼诺”模式?

[复制链接]

13

主题

53

回帖

359

积分

热带低压

积分
359
发表于 2025-6-29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uggets 于 2025-6-29 19:00 编辑

看到台风吧某大佬发了这样一段话:有些人可能又认为ONI不靠谱,那为什么目前各大机构仍根据ONI来判定ENSO事件呢?确实,MEI本身可以部分表示赤道太平洋海气耦合作用,但其本身更容易受多种时间尺度的其他因子扰动,有季节尺度的MJO、ISO,有年际尺度的PMM、看到贴吧里某大佬这样一句话:IOD、TBV这些,还有年代际的PDO、AMO、南极海冰这些(特别是季节尺度的噪声犹为明显),若进行相关性研究必须先滤除噪声。还有部分吧友提到的大气“拉化”的问题,的确,短期内赤道太平洋东冷西暖的格局在逐渐强化,这主要是东北太平洋地区由于低层云的笼罩,形成层云—SST正反馈机制,抑制了日界线以东地区的洋面增暖,叠加北太平洋、赤道印度洋与大西洋及欧亚大陆的快速增暖,使热带上升支出现西移趋势。但一旦全球变暖突破层云消散的临界(全球变暖2摄氏度,预计2050年前就能达到)导致东北太平洋低层云大面积消散,沃克环流将发生急转,导致日界线以东迅速增暖,形成长期的“类厄尔尼诺”现象

请问一下这个预想是否真实?因为搜不到类似的论文。
发表于 2025-6-29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这类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了,之前还有论文认为2022年汤加火山把大量水蒸气(温室气体)喷进平流层上部乃至中间层会导致2025年前后一轮全球性的大暖事件,这两年也不知道是他们模型预测对了还是温室气体已经到了这个程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TY_Board论坛

GMT+8, 2025-7-1 11:52 , Processed in 0.0483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